2020版《中国药典》拟修订的制药用水事项
【前言】据消息人士透漏:日前,中国药典《制药用水》修订课题讨论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修订讨论会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药企多家单位共同参与,汇聚多位专业同仁共同对《制药用水》内容修订展开了讨论,包括修订原水来源和标准、纯化水新增电渗析法、注射用水不再认可4℃以下存放、以及强调关注原水质量和微生物影响、强调预防性维护和建立微生物警戒限、纠偏限等,拟修订内容如下:
1、拟修订“制药用水”定义:
2020版药典拟修订:水通常作为原料、辅料或溶剂广泛应用于药物生产过程或药物制剂的制备。(参考USP-40和EP9.1)
2015版药典内容: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用于生产过程和药物制剂的制备。
2、明确原水的来源和标准:
2020版药典拟修订: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来自市政供水系统或地下水等,可经适当的预处理系统后符合饮用水国家标准。
2015版药典内容: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
3、增加了水纯化电渗析制法,并删除有关微生物控制的描述
2020版药典拟修订: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4、删除了注射用水存放于4℃的条件
2015版药典: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过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装。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红色字体部分删除)
为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应减少原水中的细菌内毒素,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生产环节,并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应定期清洗和消毒注射用水系统。(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注射用水储存方式和静态储存期限应经过验证,确保水质符合质量要求,例如可采用80℃以上保温或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5、强调制药用水系统稳定性应重点关注原水质量和微生物影响:
2020版药典拟修订:制药用水系统通常包括制备系统和分配系统,制备系统设计时应当考虑原水质量属性波动的影响。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制备是对原水进行纯化的过程,系统从设计,材质选择,制备过程,储存分配和使用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此期间对于微生物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非循环或单向供水系统。
6、强调加强预防性维护和建立微生物水平的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
2020版药典拟修订:制药用水系统应经过确认和验证,并建立日常监控和预防性维护等制度(2015版药典:检测和报告制度,有完善的原始记录备查),总有机碳和电导率的监控可以采用在线仪表实时监控或取样离线检测的方式。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尤其是微生物水平应建立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
2020药典征求意见 一文读懂变化所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家药典委发布了《中国药典》2020 年版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征求意见版,提出“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鼓励药品检测方法创新、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技术提升,使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在药品标准中得到转化和应用。”
“大纲”提出:进一步提高横向覆盖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原料药、药用辅料、药包材以及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进一步完善纵向涵盖药典凡例、制剂通则、总论、检验方法以及指导原则的制定和修订,同时顺应药品监管发展趋势,逐步加强和完善涉及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通用性技术要求和以及指导原则体系的建设,体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有赖于全过程控制保障的理念。
“大纲”提出的具体目标显示,要重点增加原料药、中药材、药用辅料标准的收载。2020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总数计划达到6400个左右,其中:中药增加品种约220个,化学药增加品种约420个,生物制品增加品种收载30个,药用辅料增加品种约100个,药包材品种收载30个,共约800个。药典已收载品种计划修订1400个,其中:中药500个,化药600个,生物制品150个,药用辅料150个。
在检测方法建设方面,要求紧密跟踪国际先进药典标准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制药生产实际,进一步扩大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重点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建立。增订相关检测方法约30个,新增通则及总论20个,新增指导原则15个;修订完善检测方法60个,修订通则及总论12个、指导原则10个。
中药: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大纲”要求,建立完善外源性有害物质限度控制标准和技术方法。建立完善有效活性成分测定、多成分同步定量以及特征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全面形成中药质量标准控制和提高模式。倡导绿色标准,采用毒害小、污染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简便实用的检测方法。积极采用现代科研成果,加大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的力度,增加和完善专属的与疗效相关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项目。重点引入一测多评、指纹和特征图谱、DNA分子鉴定、生物测定等新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建立中药质量标准系统工程,加强中成药测定成分与制备工艺关系的研究,同一品种或同一类成分在不同的类别或剂型中根据生产工艺来协调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以保证同系列品种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指标与限度的相对一致性。
化学药:一致性评价和鉴定
“大纲”要求,加强国家药品标准的科研工作,加强与原研产品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制药工业生产实际,制定具有我国特色并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的标准。对有关物质,进一步加强对杂质的定性研究,必要时将结构确证的杂质列入标准中;进一步强化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对杂质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实现对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加强对抗生素聚合物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该项目并入有关物质项,增强限度设置的合理性,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对治疗窗窄的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或释放行为的研究,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对注射剂及眼用制剂中的添加剂如抑菌剂、抗氧剂等的研究与控制;加强对注射剂中非水溶剂检测方法的研究及控制。加强对透皮吸收等特殊制剂残留溶剂测定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增加适宜品种如静脉输液及滴眼液的渗透压控制。加强对包括催化剂在内的无机杂质检测方法的研究与修订,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制剂通则中规定的无菌与微生物限度必检的品种的无菌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加强大分子混合物药品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的增订与已有方法的优化。
充分吸收现代分析技术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同时强化
理化测定方法和生物测定方法的关联性研究。继续增加专属性较强的方法用于药品的鉴别,扩大红外光谱在制剂鉴别中的应用;继续加强对多晶型品种的研究,必要时建立适宜的检测方法。在药品质量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研究建立原料药遗留品种的非水溶液滴定方法中采用醋酸汞试液的替代方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强专属性强、适用性广的方法用于制剂含量测定的研究。加强与放射性药品活性相关的检查方法的研究和增订。
进一步扩大现代分析技术在药典中的应用,如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粒度测定仪等,提高方法的科学性。及时把握国内外现代分析技术的进展,加强用理化测定方法替代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色谱检测器的类型,加强没有紫外吸收品种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应用指导。强化不同剂型同一项目之间检测方法的统一。加强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研究并在标准中予以体现,提高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关注不同色谱填料对于不同结构不同极性杂质分离的适用性,对液相色谱柱填料进行科学分类,适时编制HPLC和TLC系统适用性图谱集或在药典会外网设立应用专栏,为药品标准的应用提供参考。针对属OTC的感冒药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且目前标准情况参差不齐的状况,建立各组分通用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
生物制品:完善标准,与国际统一
“大纲”要求,进一步推动检测方法标准化、规范化,增订生物制品生产用特殊原材料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生物测定方法标准化(完善国家标准物质)以及与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补充完善常用生物检测方法,如定量PCR 方法,以及其他理化分析方法的应用。尽可能采用体外分析技术和方法,减少动物试验。
对已收载品种标准提高,重点考虑重组细胞因子类产品杂质控制;进一步完善单抗制品质量控制;采用适宜的理化分析方法用于多糖疫苗的质量控制,明确疫苗制品菌毒种全基因测序方法的应用。
总则和辅料:完善方法,提高安全性
“大纲”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建立,不断将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检测技术应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特别是针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控制方面,加强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完善,完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方法,以及生化药活性效力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强化药品质量全过程控制要求,以技术指南、通用性要求、品种总论强化生产过程控制要求,逐步完善设计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通用性要求。建立相应的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前提下,加强药品批间一致性的控制要求和检测手段。缩小药品批与批之间、同产品不同企业之间的质量差异。并将药品一致性评价的成果以及质量控制要求在药典标准中得以体现,提高药品的可控性和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完善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标准体系,增加药品生产常用药用辅料和药包材品种的收载,弥补标准的不足。